首页 > 局务要闻
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对接会在汉中举行
时间:2022-04-29
来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4月27日,由省知识产权局、汉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对接会在汉中举办。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社教,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烨出席活动并讲话,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剑彬,陕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晓林等参加会议,省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裴犁主持会议。

侯社教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既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转化方式,又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均作出重要安排。这次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三年行动”的一次基层实践,旨在强化工作联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园区、贴近企业、落在基层金融机构,促进专利转化实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侯社教表示,近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质押融资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省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数823项(居全国第六位),专利质押贷款金额4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9%、11.45%,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今年一季度,全省专利质押合同登记数161项,专利质押贷款金额7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48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7%、14%,其中单笔贷款在500万元以内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到90%,质押融资工作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取得稳步增长,在支持企业抗疫复产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侯社教强调,要认真落实《纲要》和《规划》中关于“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加强质押融资服务”的重要任务,准确把握创新发展需要和创新主体需求,在措施优化、模式创新和服务提升等方面奋起发力,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工作统筹,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入园惠企三年行动方案》,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让企业的“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张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知识产权局长期以来对汉中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汉中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推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他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入园惠企”活动,促进更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成功合作;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广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赋能增效。

对接会中,汉中市市监局与中国银行汉中分行签订《知识产权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撑、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强合作;汉中经开区管委会与工商银行汉中分行签订授信协议,获得银行融资授信25亿元,共同助力园区装备制造、新材料及食品医药产业发展;陕西天达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与工商银行汉中分行签订《专利质押融资协议》,获得贷款300万元;另有8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意向书》。贵资丹新材料、汉机精密等企业进行了专利质押融资项目路演,与会银行进行了项目点评;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作了现代材料、绿色食品产业高价值专利项目推介;中国银行汉中分行、农业银行汉中分行发布了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及质押融资最新政策,受到企业关注。

本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政企银保服”联动,推动了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基层网点,有助于缓解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提升了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教授为本次活动在线做了主题报告。对接会还编印了《汉中市专利分析报告》《汉中市重点支柱产业高价值专利技术汇编》。汉中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汉中银保监分局、航空经开区相关领导,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长安银行、西安银行、兴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省联社汉中审计中心、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在汉金融机构及汉中市各县区市场监管局、汉中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刘诗雨、贺骁勇/文      段敏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