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局务要闻
传好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接力棒”
时间:2025-07-30
来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当前,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驻村帮扶“第一书记”轮换工作,旨在通过新老第一书记的“无缝接力”,将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持续汇聚到帮扶村一线,确保帮扶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发展不停滞,以知识产权成效为推进西华村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组织力量和人才支撑。

7月23日,省知识产权局召开全体干部大会,通报驻村轮换工作开展情况,现任“第一书记”和即将赴任的新任“第一书记”分别上台发言。发言交流中,一面是深情回望,黄兵同志饱含深情地回顾了两年扎根西华的奋斗足迹与显著成效;一面是壮志满怀:马淑阳同志铿锵有力地表达了接好“接力棒”、奋进新征程的坚定决心。新老“第一书记”的肺腑之言,生动诠释了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接力赛”的真谛。7月25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迎波同志带队,新老驻村工作队在西华村圆满完成交接,彰显了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持续稳定、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传递了省知识产权局举全局之力助力西华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信心。

为全面展示新老驻村“第一书记”的风采,传承知识产权人驻村帮扶精神,现将两位“第一书记”大会发言摘登如下:

两载驻村路 一生西华情

黄兵

我于2023年8月18日赴镇安县云盖寺镇西华村接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线工作。两年来,秉持“以田埂脚印丈量初心,用脚下泥土书写答卷”的理念,在局党组的支持关心下,与西华村干部群众心在一起、干在一起,围绕商洛打造“一都四区”整体部署,把党建领航、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省局支持资金与各级资金集成起来,提出门户区、特色区、中心区、辐射区四区建设,促进群众增收。

一方面,通过发展传统种植养殖、食用菌、劳务输出和光伏电站运营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政策优势,帮助镇安县茶叶产业协会申请注册“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协调并帮助指导县市场监管局申报“强县强园区建设推进工程”“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县域品牌发展工程”“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工程”,获得40万资金支持。指导陕西合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曼万家食客”商标获评2023年“陕西好商标”。第三方面,积极为民排忧解难,协调新建河堤、改造道路、解决用水困难;开发公益岗位,举办助学活动;抗洪救灾冲锋在前,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村两年,让我体验了乡村生活、见证了乡村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国家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结识了各级干部和群众,收获了人生中又一份宝贵的财富,也获得了很多人生感悟:一是要勤学习,积累经验强基础。要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端正态度、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如何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向村组干部学、向农民群众学、向文件书本学。二是要是常沟通,捋清思路聚合力。广泛调研,弄清群众想要什么。及时答疑,让群众知道我想干什么。搭好平台,鼓励群众共同参与。三是抓落实,干出实效稳关键。第一书记带头干、整合力量共同干、健全机制推动干。四是要守底线,做好表率强作风。我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要时刻守住道德底线、法律红线、廉洁防线,树立维护好自身的形象。

两载时光虽短,却已将我的根须深深扎进这片沃土。一生岁月绵长,西华的情谊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印记。这份“一生西华情”,是离别时的不舍回望,更是未来路上永恒的牵挂与祝福。无论身在何方,西华的点滴变迁都将牵动我的心弦,西华的发展进步永远是我最深的期盼。这情,是初心浇灌的果实,更是激励我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我相信,知识产权兴农、助农、强农之路必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越走越宽广!

“花裙”换“战甲” 实干赢民心

马淑阳

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接过驻村第一书记“接力棒”,这是组织给予我的高度信任与肯定,更是对我自身能力、工作水平和思想意志的挑战,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机遇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曾经在军营里淬炼过的战士,我清楚“表态”两个字的份量,它不是轻飘飘的承诺,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令状,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会带着局里的嘱托和期望,我会收好花裙子,以女汉子的担当,驻村,驻人,驻心,迅速融入新集体、适应新角色、开展新工作。

一是扎根基层,当好“贴心人”。驻村工作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锤炼自我的“大熔炉”。我要虚心向前任书记请教、向村干部学习、向乡亲们问计,摸清村情民意,稳稳接住这根“接力棒”。同时,我也要尽快学习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聚焦驻村职责,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发展、服务群众需求上出实招、办实事,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在此,学会用脚步丈量村情民意,用真心倾听群众呼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和大家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算细账,把村民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做乡亲们信得过,靠得住的“自家人”。

二是牢记使命,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到村任职后,我会在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加强基层党组织上狠下功夫,我会把机关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到村上去,以实干促发展,用担当聚合力,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舔砖加瓦!

三是严于律己,当好“规矩人”。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时刻对自己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慎言慎行,以身作则,主动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遵循选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老百姓的知心人,真正做到知民情、懂民意、通民心。主动接受磨炼,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作为,做到无愧于组织的重托,无愧于群众的期望。

四是守正创新,当好“引路人”。既要传承好村里的好传统、好经验,也要敢想敢试、主动作为。积极对接政策资源,争取项目支持,更要激发乡亲们的内生动力,带动大家一起干、一起闯,让乡村振兴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驻村之路充满挑战,但有组织的坚强后盾和历任“第一书记”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信心满怀!“花裙”已换作“战甲”,这是决心的见证;实干为民,这是赢取民心的承诺。我定将传承好经验、接续好事业,竭尽全力贡献才智,跑好乡村振兴“这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