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陕西)先进技术转化平台(以下简称为“平台”)《守护创新:大学生知识产权实践指南》课程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这是平台知识产权实践课程连续第三年走进高校。课程共计16个课时,1个学分,来自计算机科学、通信、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课程期内系统化地学习了解知识产权相关内容,现已顺利结课。
课程采用“理论+案例+实践”三模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解锁、探秘、挖掘、保护”四个模块12个专题,将“创新、创业、知识产权”进行“三育融合”,通过“模拟主题导向式”场景教学,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案例切入,讲授知识产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制造业、文化等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在案例中嵌入科技创新和商业实践中的知识产权规则。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设置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实践竞赛互动环节,通过 5—7 人分组,自选感兴趣的技术方向,从讨论策划、实施到成果展示,在学习提高专利检索和分析能力的同时,锻炼大家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创业所必需的综合能力。
三年来,课程累计48个课时3个学分,已有150余名同学通过课堂开启对知识产权的探索,从2023年《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2024年《产业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到2025年《守护创新:大学生知识产权实践指南》,平台不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升级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程累计形成包含“AR技术、氢能、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扫地机器人、折叠屏手机、太阳能电池、交互技术”等主题在内的 23 个实践成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课程体系与组织经验,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升实践技能保驾护航。
经过三年课程实践验证,平台通过课堂讲授、实战演练及嵌入式课后服务,向学生提供知识产权大数据公益性检索工具同时,与高校老师建立常态化知识产权咨询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技术开发协议签订、博士后团队参与大型创新赛事提供专业意见,指导参与课程的大二学生参与创业大赛,布局“一种新型无人机旋翼消声器”专利1件,形成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双创竞赛与创业孵化相结合的培养思路,为在陕高校开设知识产权实践课程进行有益探索,提供可复制推广经验。
省政府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
[网站地图] 主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地址: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内) 电话:029-63916880
陕ICP备05009080号-1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4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