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9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精心打造的“知识产权赋能农业创新发展”专题展览,通过特色成果展示、国际交流联动、现场维权服务等举措,全方位展现知识产权为陕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展览项目斩获“后稷特别奖”1项,后稷奖4项,彰显陕西涉农知识产权的创新实力。
四大特色板块亮相 50余项成果绘就农业创新路径

本次展览,紧扣陕西农业产业链发展需求,聚焦知识产权转化实效,设置涉农专利、地理标志、乡村振兴、中欧互认地标产品四大特色板块,集中呈现全省涉农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5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与转化案例。涉农专利板块通过展示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专利产业化成果,直观展现了知识产权对农业科技研发的“催化效应”;富平柿饼、延安苹果等“陕西特色名片”在地理标志板块中集体登场,讲述着地理标志从“地域符号”升级为“品牌资产”的蜕变;乡村振兴板块以“知识产权+脱贫攻坚”为核心,通过案例讲解与数据对比,生动展现专利技术推广、商标品牌培育的惠民成效;中欧互认地标产品板块通过提升国际互认的农产品的辨识度,为陕西农业“链接世界”架起品牌桥梁。
国际交流+现场维权 双措并举筑牢农业创新环境

展会期间,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同步推进国际交流与知识产权保护,为农业创新发展营造“开放协作、安全有序”的良好氛围。参加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讨班的各国知识产权局官员、专家参观了陕西知识产权展团,并就“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跨境农业技术转移协作”等进行了交流,为陕西农业知识产权“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国际合作渠道。同时,省知识产权局组建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团队进驻展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抽查,受理专利、商标侵权举报投诉,提供维权指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严防侵权假冒行为,切实筑牢展会知识产权“防护网”。
锚定乡村振兴 知识产权持续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将知识产权工作深度融入农业创新发展全链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粮食安全、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创新实施知识产权转化“灵犀计划”,搭建农业知识产权转化服务平台,打通“科研端”与“产业端”的堵点,推动更多实验室技术落地田间、惠及农户。同时,加强地理标志品牌运营,规范使用管理,让地理标志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金钥匙”。本次展览吸引了大批嘉宾、观众与企业代表驻足参观,不少农业企业代表现场咨询技术转化合作,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余项。
省政府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
[网站地图] 主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地址: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内) 电话:029-63916880
陕ICP备05009080号-1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4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