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陕西省标准化协会等单位组成《冬枣》国家标准修订调研工作组,抵达大荔县开展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活动。大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果业中心、县红枣中心及冬枣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等参与调研,共同为冬枣国家标准修订建言献策。
此次调研是落实《冬枣》国家标准修订任务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走访全国主产区,全面掌握冬枣产业发展现状、质量水平及标准需求,为科学修订国家标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大荔县作为我国冬枣核心产区之一,以“大荔冬枣”地理标志产品闻名,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超65万吨,年产值73亿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基础扎实,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大荔县深入实施“大荔冬枣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构建了“地理标志+产业振兴+文化旅游+品牌强农”的发展模式。通过注册“大荔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建立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一码溯源”覆盖率达100%。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开展标准化种植培训200余场,培训农户3.2万人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有效衔接。同时,依托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大荔冬枣入驻全国80余个电商平台,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5亿元,并通过“地理标志+节庆”模式举办冬枣文化节、采摘体验活动,带动文旅融合产值增长20%。
调研座谈期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了大荔冬枣产业发展概况,重点汇报了标准体系建设及品牌化营销成效。调研工作组对现行《冬枣》国家标准实施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进一步明确了果实糖度、农残限量、分级包装等修订要求。与会人员聚焦冬枣品种改良、采后保鲜技术标准等主要问题深入交流研讨。特别是大荔县代表提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国家标准衔接”“小农户标准化培训”“电商渠道质量管控”等需求,被调研工作组作为标准创新内容列入重要研究确定事项。此次调研,大荔县结合多年冬枣标准化生产实践为国家标准修订提供了鲜活案例,在推动标准普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贡献了智慧。
大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加强冬枣产业标准化建设,全力配合调研组完善国家标准修订,充分发挥“大荔冬枣”标准化生产特色优势,助力全国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调研工作组还将赴山东沾化、山西临猗等地继续开展调研,预计2025年6月完成新修订《冬枣》国家标准报批工作。
省政府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
国外知识产权局
[网站地图] 主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地址: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内) 电话:029-63916880
陕ICP备05009080号-1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4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