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将“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走出了一条“以地标促产业、以产业带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政策引领构建知识产权“生态圈”。柞水县创新构建“1+N”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方案》,形成全要素支持的政策保障体系,打造“政策制定-执行监督-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目前,柞水县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11家;全县有效专利总量达141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6件,现有发明专利中,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价值发明专利35件。总有效注册商标达1597件(2023年底基数为1484件),呈现良好增长态势。“柞水木耳”成功注册欧盟商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打造全产业链条。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柞水县构建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建成以金米产业园为核心的木耳产业带,发展木耳大棚2917个,年产干木耳5700吨。创新研发木耳啤酒、木耳酱等22类98种产品,其中2项产品入选专利密集型产品。打造“政府+合作社+农民+电商+网红”的“五方联动”营销模式,电商经营主体达190余家。在4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积极构建覆盖全县、便捷高效的维权援助体系。
严保护擦亮地标金名片。柞水县创新“制度+法治”双轮驱动保护模式,建立了柞水木耳产业“两个标准”“三大体系”和“四项规程”,建立“二维码”全程溯源体系;健全行政司法协同机制,共同推动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查处侵权案件10余起;组建行业自律联盟,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咨询窗口。
地标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如今,柞水县已建成木耳专业村65个,木耳生产基地96个;建设金米村木耳栽培数字示范基地1个;带动4186户农户增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推进木耳产业向三产融合,深挖木耳文化元素,做足“木耳+康养”“木耳+民宿”“木耳+研学”等文章,建成金米景区、木耳小镇等农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柞水木耳品牌价值53.23亿元,列全国食用菌行业第九位。“柞水木耳”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盟、东南亚等市场,真正实现了从“小木耳”到“大产业”的华丽转身。
省政府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
[网站地图] 主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地址: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内) 电话:029-63916880
陕ICP备05009080号-1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4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