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类
公开
签发人:沈黎萍
陕知函〔2024〕102号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69号建议的答复函
韩永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第2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一贯的关心和支持!建议中各方面内容对我们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建设发展各项工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近年来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在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持续着力。
(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印发《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2021年4月我局制定《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十项措施》,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五方面全链条全方位支持秦创原发展。2023年8月,我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部署,紧密结合自身职能,推出支持秦创原建设发展新举措--《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从提升秦创原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推进秦创原高效能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完善秦创原高标准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健全秦创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秦创原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提升秦创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效能、推进秦创原知识产权业务办理便利化、支持打造“秦创原”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秦创原知识产权高品质环境等九个方面着力,全链条全方位支持秦创原建设,打造良好创新环境。
(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验收,已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两个重点产业的专利预审工作,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从平均18.5个月缩短为2至3个月以内。2024年上半年,受理专利预审2171件,依托省保护中心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
(三)打响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品牌。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创新资源汇聚、政策体系完备等良好的创新生态为支撑,搭建高质量技术展示平台、转化实施平台和资源对接平台,拓宽资源渠道,让高价值专利成果从“赛场”走向“市场”,建立了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广比赛的新模式,打响“秦高赛”赛事品牌。
(四)支持建设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提高商标品牌公共服务水平,指导企业建立适合于企业发展的商标品牌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自身商标品牌价值,进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客观上的贡献。
(五)推动专利导航公共产品走进创新主体。加强导航成果运用,围绕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布局,集中攻关,组织实施24条产业链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走进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发布专利导航报告及政策建议16场24项,直接受惠企业1000余家,为秦创原产业规划、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支撑。
(六)开发建设陕西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的“灵琐”专利检索系统于2022年底正式上线,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截至目前“灵琐”系统注册个人账号1300多个、企业账户1400多个,专利数据访问310万次,下载量60万余次。2023年,平台建立起国民经济分类42个二级产业、战略新兴40个二级产业和24条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政策库,可按区域搜索查询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各类信息。
二、关于代表提出的具体建议
(一)代表提出:推进知识产权信托试点。筛选高价值专利,对接权利人与信托机构。
知识产权信托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委托人),为了使自己所有的知识产权产业化、资本化以实现其增值目的,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转移给信托机构(受托人),由其代为管理、运用或处分。知识产权(专利)的质量是信托业务的基础,对于信托业务至关重要。我们在提升高价值专利的质量和数量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导向,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为牵引,投入810万元依托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建设27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二是组织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10项。连续三年,安排2410万元支持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实施56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提升专利创造的精准性和系统性,筑牢我省产业创新先发优势,支撑壮大实体经济。三是推动制定《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规程》地方标准,引导企业提高专利质量效益,该《规程》已经在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公示,适时发布。截至2023年底,陕西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2176件,同比增长24.5%,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9362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9.96件(居全国第9位),通过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特别是高价值专利质量和数量,为知识产权信托试点打下基础。
(二)代表提出:成立秦创原-高校科技资产管理联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集约化、专业化。以知识产权信托机制为主,以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等其他创新方式为辅,成立“秦创原-高校科技资产管理联盟”。
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秦创原等创新平台的联合,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是解决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知识产权金融包括知识产权信托、证券化、保险等服务内容。我们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重新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保险保费补贴实施办法(试行)》,政策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多个知识产权类型的险种。补贴保单623单,保险金额1.3亿余元,有效促进了我省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结合,降低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成本。二是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2024年6月5日,陕西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平安—西投保西安知识产权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第1期成功在深交所发行。该产品储架规模为3亿元,期限2年,首期发行1亿元,以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持,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将知识产权潜在资本价值变现,有效盘活了企业无形资产。这也是国内首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质押登记,通过信托放款结构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三是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工作,陕西航空航天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募集资金1.01亿元,完成投资3904万元,投资项目5个,储备项目8个。通过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为今后实施“成立秦创原-高校科技资产管理联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集约化、专业化”建议打下坚实基础。
(三)代表提出:构建一体化的法律服务体系。搭建“秦创原仲裁中心”,成立“秦创原法务协会”,积极倡导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强化协同保护,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优化知识产权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在与行政机关、公检法部门完善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我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仲调对接、人民调解、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制度机制。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与省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全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达到157家,各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达到18个,专利、商标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双双实现“零突破”。省知识产权局、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9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1家商事调解组织和66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省检察院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技术支撑。2023年,陕西省仲裁机构共受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36件、标的额2221万元。西安市获批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线下纠纷线上解的“云调解”模式经验,被评选为全国首批10个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通过完善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三、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省知识产权局将结合工作职能,扎实落实我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统筹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各项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支持建设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优化专利创造布局加快转化实施。
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组织开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盘活工作,鼓励高校建设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质效。制定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多渠道、长期性的投入和推进,衷心希望韩永安代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秦创原建设、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关注知识产权工作,积极献言献策,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2024年7月10日
省政府机构
地方知识产权局
国外知识产权局
[网站地图] 主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地址: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内) 电话:029-63916880
陕ICP备05009080号-1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4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