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610000435203966H/2025-00072 主题分类 知识产权
  • 发布机构 省知识产权局 成文日期 2025-06-11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陕知函〔2025〕90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6-12
来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B 类

公开

签发人:沈黎萍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完善我省高校三创教育体系、助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第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完善我省高校三创教育体系、助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很有意义。其中与知识产权局相关的为第五条建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我局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高校师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和使用权,保障其合法权益。”

近年,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实施转化的政策文件,不断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先后出台了被称为“陕九条”的《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的通知》,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 促进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陕教十条”),省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一系列激励性、优惠性和推动性政策措施,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多措并举保障高校师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省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地方立法。2024年4月26日,西部地区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提供法治化保障。《条例》明确提出支持高等院校按照有关规定,健全优化职务成果奖励和报酬制度,保障职务发明创造、职务育种、职务作品等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西省推进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工作措施》,提出“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持续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不断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落实我省关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激励政策,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按规定直接给予发明人和为专利转化实施作出贡献人员的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定期披露制度,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遴选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先行先试,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转移转化专利技术。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未实施的专利采用开放许可。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条款审查,合理约定权利归属与收益分配。”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做好《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的落实工作。推动《条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广大社会公众更好了解掌握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政策、基本程序、行为规范等,引导创新主体依法积极投身陕西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来。

二、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为高校师生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申请、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局着力深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供需对接,加快完善信息服务新机制。

一是建系统促对接。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完善全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服务拓展和资源共享机制的通知》,以促进资源普惠可及、供需精准匹配、响应高效专业、服务闭环管理为导向,开发建设“陕西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接系统”并上线运行,为供方服务机构精准画像、为需方创新主体多维匹配,有效实现了服务机构可查询、服务事项可适配、服务成效可检验。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24年11月,“陕西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平台围绕“紧扣需求、资源集聚、统筹协调、便捷公益”进行开发建设,以建设“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运营中心、智慧管理中心”三中心和“保护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两平台为功能架构,实现了全省知识产权可视化系统、专利检索系统、地理标志产品及用标企业检索系统、知识产权在线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系统等15个子模块的线上办理。平台试运行期间,灵琐专利检索系统、高校存量待转化专利库、知识产权金融库、专家智库等工具使用量已突破百万次,平台“百宝箱”有力促进了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普惠可及和专业高效。

三是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我局自2021年开始,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培育工作,将网点作为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注重发挥网点在信息查询、信息检索、公益培训、政策宣传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为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整体质效提供服务支撑。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点,面向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与培训、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检索与查询、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与保护意识。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报送的“深耕成果转化,助推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完善我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在做强人才、做优服务、做实成效上不断加力,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加专业高效、便捷普惠,为陕西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三、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我局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和培训,着力通过宣传培训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制定有《全省第八个五年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每年有《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等。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通过网络、新媒体、报刊杂志、户外广告、培训讲座、答题竞赛等多种渠道形式,大力宣传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典型案例,解答知识产权热点问题。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丝博会和杨凌农高会等重大时间节点和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集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宣传等,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不断加强。6月8—9日,由我局与西北大学联合举办的2025年陕西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2支高校队伍参加,取得良好效果,助力“懂法律、精技术、善运营”的复合型青年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发展,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和“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意识不断提升。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省知识产权局依托国家知识产权(陕西)培训基地,组织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开通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陕西子平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专业化能力培训工程。举办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班,在全省各类业务培训班上,也均设置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课程。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壮大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运用人才、服务人才、国际化人才、基础人才队伍。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及“专利周”、“12·4”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丝博会和杨凌农高会等重大时间节点和活动,强化宣传,使保护知识产权深入人心。在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同时普法,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过程中强化普法,在知识产权日常管理中实时普法,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过程中同步普法等。同时,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支持在陕高等院校建设知识产权学院,推动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等院校设立知识产权相关一级学科。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订单式培训,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途径方式,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增强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努力营造我省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

感谢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持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2025年6月11日